久久医药网

互联网药品交易证

国 A20140004

久久健康网 > 久久医药网 > 取消药品加成 民营医院:带来一定经济压力

取消药品加成 民营医院:带来一定经济压力

时间:2017-06-14 09:37:48

[摘要]

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东莞的民营医院也加入了这一行列。8月1日,作为东莞乃至全国民营医院中业务量最大的医院,东华医院宣布即日起取消药品(中草药、腹透液除外)加成,诊金、挂号费参照公立医院收取。而记者了解到,包括康华医院、广济医院等市内多家大型民营医院也正在酝酿取消药品加成。

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东莞的民营医院也加入了这一行列。8月1日,作为东莞乃至全国民营医院中业务量最大的医院,东华医院宣布即日起取消药品(中草药、腹透液除外)加成,诊金、挂号费参照公立医院收取。而记者了解到,包括康华医院、广济医院等市内多家大型民营医院也正在酝酿取消药品加成。

不过,在不少民营医院看来,取消药品加成依然是无奈之举,“患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如果不降低费用,就会流失一部分患者。”

多家民营医院拟取消药品加成

8月1日上午,东华医院率先宣布,实施取消药品(中草药、腹透液除外)加成,诊金、挂号费参照公立医院收取。

记者在该院门诊大厅看到,大厅内除了挂有显眼的药品零加成销售横幅外,LED大屏幕上则滚动着零加成的药品目录,上面清楚显示着全部药品的名称、药品规格和取消加成后的零售价。据该院介绍,除了中草药之外,全院1125种药品都会实行零差率销售。此外,取消挂号收费,合并到诊金中,普通门诊诊金为11元,副高为14元,正高为16元。今后门诊费用将人均减少药品加成部分约17元,住院费用将人均减少药品加成部分约450元。

“我院少了政府补差价部分,所以实行零差价后,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东华医院表示,为了减少这方面的损失,医院会通过大力发展专科建设,提高诊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关注民营医院的发展,在补助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即将取消药品加成的不仅只有东华医院一家,记者了解到,市内多家民营医院都打算实行这个政策。康华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早就有“看齐”公立医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想法,目前正在准备当中,不久后也会实施。而广济医院则坦言,“早就想做了,可是决心没有东华医院这么快。”

呼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不过,多数民营医院在推行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时,仍将其视为无奈之举,是为了与公立医院站在同一竞争起跑线才不得不放下身段的行为。

从2015年元旦起,东莞在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实施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全部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因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政府补助和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门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住院护理费价格给予补偿。据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局长叶向阳介绍,去年通过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共为群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近7600万元。

对此,民营医院曾集体对此大喊“不公平”。在2015年“两会”上,有多名来自民营医院的政协委员上交提案,建议市政府能让民营医院也取消药品加成,并对出现的政策性亏损给予补助。但相关建议均遭到否决,并被明确告知,“市财政暂不给予民营医疗机构政策补偿。”

在东莞的民营医院看来,取消药品加成是“一场民营医院‘飞蛾扑火’的游戏”。东莞一家大型民营医院的负责人表示,“就医人群中收入水平不高的新莞人占较大比例,因此医疗服务市场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凭借较为低廉的价格优势,吸引了更多的患者。由于政府的全额补偿,其业务收入不受任何影响,医疗市场的竞争优势即时凸显。”

发展特色医疗或大有可为

东莞市卫生计生局体改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东莞民营医院除了一些特色、VIP方面的服务以外,医疗价格基本与公立医院价格等同,“现在民营医院参考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则可以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我们肯定是欢迎的,而且,提高医务人员诊金收费,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也是符合医改的大趋势。”

相比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存在的亏损,则只能依靠自身消化解决,没有政府补贴。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取消药品加成主要是在公立医院实施,从国家层面上说,还没有关于民营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政府给予补贴的指导政策。

因此,该负责人也表示,从医改的方向来看,民营医院在发展高端、特色医疗上大有可为,或可通过加强这方面的经营来弥补,“此外,民营医院在管理体制上也相对比较灵活,可以通过现代管理模式,进一步减少药品损耗等运营成本。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醒,以上的内容仅是参考,为了您的健康,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您的主治医生或指导药师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同时密切接受随访,以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您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药品加成,民营医院

分享到:
相关疾病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0706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18005611号-7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17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