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互联网药品交易证

国 A20140004

久久健康网 > 久久医药网 > 斑马鱼里寻新药——访加拿大圣米高医院斑马鱼新药研发中心主任温晓燕

斑马鱼里寻新药——访加拿大圣米高医院斑马鱼新药研发中心主任温晓燕

时间:2017-08-18 13:23:54

[摘要]

基因编辑技术当下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热词,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加拿大盖尔德纳奖,近期就将2016年国际奖的5个名额全数授予了基因编辑领域的专家。在生物医学专家云集的多伦多,也有一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展医学研究的先锋人物——圣米高医院斑马鱼新药研发中心主任、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温晓燕博士。

基因编辑技术当下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热词,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加拿大盖尔德纳奖,近期就将2016年国际奖的5个名额全数授予了基因编辑领域的专家。在生物医学专家云集的多伦多,也有一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展医学研究的先锋人物——圣米高医院斑马鱼新药研发中心主任、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温晓燕博士。

斑马鱼模型作用大

温晓燕博士创立的新药研发中心在建立斑马鱼疾病模型进而开展药物筛选方面,目前在加拿大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温晓燕从加拿大国家研究基金申请到200万加元的仪器设备费用,历经两年建设,斑马鱼新药研发中心于2012年正式开始运行。

该研究中心主攻两个方向:一是建立疾病模型,研究发病机理及发展过程;二是利用模型进行药物筛选。药物筛选的前提是建立相关疾病的斑马鱼模型。目前,该实验室已建立起神经、心血管、糖尿病等十几个疾病模型,并拥有全自动斑马鱼胚胎药物筛选平台,平台的机械手臂可进行自动化流程操作。

温晓燕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说,斑马鱼是脊椎动物,介乎非脊椎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之间。人类相应的基因大都可以在斑马鱼身上找到,因此,可利用斑马鱼建立疾病模型。斑马鱼一次产卵数量多达几百个,胚胎可在水中发育,基因操作比较容易。相比之下,对小鼠胚胎进行基因操作后,还需要将胚胎移植到准备怀孕的小鼠体内。另外,斑马鱼繁殖速度快、胚胎小,非常适合大规模药物或基因筛选。

理性看待基因编辑技术

温晓燕说,中心从两年前已开始使用CRISPR等最新基因编辑工具开展研究。在应用层面,目前已在建立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心血管病等疾病模型;在基础研究方面,则是利用CRISPR技术敲除基因后,研究其对脑部发育的影响等。

CRISPR技术操作简便,效率高,但也蕴含一定风险,如对某个靶点进行基因操作后,可能会带来其他基因的突变,也就是治好了一种病的同时,又带来另一种病。科学家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弄清其中的关联。因此,基因编辑技术要真正应用于人体临床试验,并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温晓燕指出,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掌握技术的人是关键。生物恐怖不是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其他生物技术同样做得到,只不过像CRISPR这样的基因编辑技术效率更高。基因编辑技术最大的潜在危害,或在于影响物种的进化。例如,进行基因改良的动植物在短期内具有了某种生长优势,但长期来说,可能会对原有的野生物种造成不可挽回的不良影响;如对人类胚胎按照自身意愿进行基因改造,势必会带来极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伦理规范基础之上。

温晓燕说,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现在已有生物医药公司开始针对细胞、动物模型构建及医学临床研究应用推出各种试剂盒。圣米高医院斑马鱼新药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加强与中国中医药企业的联系,希望能利用研发中心的优势,在既有疾病模型基础上,在中草药中筛选出可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醒,以上的内容仅是参考,为了您的健康,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您的主治医生或指导药师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同时密切接受随访,以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您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斑马鱼,新药,温晓燕

分享到:
相关疾病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0706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18005611号-7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17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