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互联网药品交易证

国 A20140004

久久健康网 > 久久医药网 > 新康泰克、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超标危害被夸大

新康泰克、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超标危害被夸大

时间:2017-05-24 19:30:31

[摘要]

美国FDA日前出台限制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不能超过325mg的新法规被不少媒体误解。专业药师表示新法规只是限制处方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量。

  日前,美国FDA出台一项限制处方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新法规,法规要求处方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量不能超过325mg,于是媒体上就有了,“新康泰克,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超标54%,或损肝脏!”这样的解读,事实是这样吗?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对此提出质疑并给出了她的见解。

  服用超医嘱剂量或说明书推荐剂量可能引起严重肝损伤

  市面上,有超过百种处方药(Prescription)和非处方药(OTC)里面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这个成分的主要作用是退烧和止痛。

  在处方药中,它和阿片类药组合在一起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比如和可待因组合在一起的“氨酚待因”。

  在非处方药中,它可以是单独的成分,如泰诺林;也可以是和止咳、止鼻涕等成分组合的感冒药,比如日夜百服宁等。当服用剂量超过医嘱剂量或者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时会有引起严重肝损伤的风险。这个超剂量常常指单次剂量超过1000mg,或者一日最大剂量超过4000mg。

  FDA此次出台新法规是限制处方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量。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处方药即和阿片类药(如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羟考酮等)组合在一起的复方止痛药中对乙酰氨酚的量。

  在美国,处方药是患者必须拿着医生处方到药房购买的药,药房里的药师接到处方后,必须按照医生处方上开具的数量如数卖给患者,比如医生在处方上开了10粒药,药师就只能卖给患者10粒药,不能整瓶或者整合卖。这就涉及到必须拆零卖药,给患者的药需要拆零到小包装里,常常是拆零到一个小药瓶里(如图),然后在药瓶上贴上药品名称和用法用量的标签。

  数据表明有半数对乙酰氨基酚造成肝损伤的患者是过量服用处方药造成的。

  正因为有药物拆零到小包装这个步骤,药品离开了它的原始包装,在新包装的小药瓶标签上常常因为不能写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的全称,往往用简写替代,如简写成“APAP”等。这样的简写存在患者不能正确识别的可能,患者可能会不因为不知道“APAP”就是“对乙酰氨基酚”而重复超剂量用药。

  为降低这一可能的风险,FDA限制单片处方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量不能超过325mg.

  对乙酰氨基酚造成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是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和用药期间饮酒。

  FDA的新法规里强调,由于处方药中对乙酰氨基酚是和强力止痛成分阿片类药物组合在一起的。因此降低单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量不影响止痛效果,同时,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也可以让病人一次服2片(即对乙酰氨基酚325mg*2=650mg)。

  因此市面上单片含500mg或者650mg的对乙酰氨基酚按说明书服用时最安全的。此外在服药时必须注意不可重复用药,同时服药期间禁酒。

  FDA的新法规里已经强调说明,此次限量不涉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非处方药(OTC),比如新康泰克,百服宁等感冒药。

  关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指需要医生开处方才能买的要。处方药特征:

1,具有依赖性千里或者易滥用;

2,因药物的毒性或者其他潜在风险,患者自行使用不安全;

3,用药方法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注射剂、上市不满5年的有活性成分组成的新药;

  非处方药是指消费者可以在药师指导下购买、也可以自行选择的药品。非处方药的特征:

1,药品成分毒性低,无依赖性;

2,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适于自我判断,病症不严重,疗效易于观察;

3,用药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自我使用;

4,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记录。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醒,以上的内容仅是参考,为了您的健康,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您的主治医生或指导药师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同时密切接受随访,以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您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FDA,新康泰克,百服宁

分享到:
相关疾病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0706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18005611号-7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17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