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互联网药品交易证

国 A20140004

久久健康网 > 久久医药网 > 【专利专题】专利评估中对指标运用的相关讨论

【专利专题】专利评估中对指标运用的相关讨论

时间:2017-01-03 15:45:39

[摘要]

除去专利文件数量层面下有效专利数(EPN)对Ⅲ型企业成长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以及专利技术价值层面下技术深度(TD)对Ⅲ型企业、Ⅳ型企业的企业成长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大部分专利指标与企业成长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在这里不排除是由于企业专利实施策略的差异而导致专利对企业成长能力的负向促进作用,呈现出与国外大多研究不一样的结果。更为主要的是我国专利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讨论一、挖掘专利实施的多样性

对于高收敛度、高留存度的Ⅰ型企业,经实证分析发现专利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暂时还挖掘不到该类企业专利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这从侧面部分反映了对于专利实施能力不强的企业来说,虽有一定数量的专利,但专利的技术质量与创新程度不高,与外界技术联系较少。该类企业应当提升自身的专利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潜在选择。但从另一角度出发可得出相反的结论,该类企业可能通过除许可、转让外的专利实施策略进行专利市场化,如专利自实施从而达到提升企业获取经济利润的目的。因此,由于专利实施水平较低,可能存在其它的专利实施方式等,我们以后在做该类企业的专利相关实证研究时可从实施方式的多样性出发,更为详尽的划分企业层次,监测更多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采集、观测大数据样本从而找出隐含的规律。

讨论二、浅谈专利实施差异下的有效专利数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专利文件数量层面下有效专利数(EPN)对高许可度、高留存度的Ⅱ型企业具有负向的促进作用,对高许可度、高转移度的Ⅲ型企业成长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由于企业专利实施方式不同,导致同一专利指标对企业成长能力呈现出完全相反的作用。对于Ⅱ型企业,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有效专利数以提升企业成长能力。对于Ⅲ型企业,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该类企业有效专利数量为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基于此,笔者将从有效专利数切入,从两个方面论述造成该差异的缘由,进一步为企业的专利策略分析提供可行性意见:第一,由于有效专利数对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应更深层次的挖掘有效专利数这一专利指标的实际内涵。笔者在统计专利有效数据时并未对处于保护期限内的专利的法律状态进行跟踪追查,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完全。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在这一期限内,专利可被放弃、无效及届满终止。第一种情况证实了该专利对企业收益初衷相悖或该专利不符合市场的需求;第二种情况说明该专利对竞争企业有效,能够使得对方企业获取某方面的利益;而最后一种情况说明专利的技术水平与创新价值都较高,它验证了该专利对企业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讨论使用有效专利数指标时,不仅需要考虑企业当前状态下所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还应当考虑经授权后的专利未来可被放弃、无效及届满终止的情况,为企业提升其成长能力提供更为精准的策略分析。第二,企业实施专利策略的差异化导致有效专利数对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应基于企业本身的实施策略,从企业的异质性出发探讨产生该差异的缘由。高许可度、高留存度的Ⅱ型企业专利许可能力较强,专利转移能力较弱。该类企业专利许可数均值为2.263,专利转移数均值为1.947,其中以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实施许可表现最好,累积实施许可9项专利,以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权申请权、专利权转移表现最好,各自累积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都为4项。高许可度、高转移度的Ⅲ型企业专利许可能力与专利转移能力都较强。该类企业专利许可数均值为3.706,专利转移数均值为17.412,其中以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实施许可表现最好,累积实施许可14项专利,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权申请权、专利权转移表现最好,累积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65项。由此可看出不管是专利实施许可能力还是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移能力,Ⅲ型企业的表现都要强于Ⅱ型企业。而根据实证结果我们已经得知:有效专利数对Ⅱ型企业具有负向的促进作用,对高Ⅲ型企业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总言之,专利实施能力的差距导致专利技术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不一。这里也再次验证了在调整企业专利战略时应当考虑该类企业的专利实施方式的必要性。此外,除像专利技术水平、专利创新程度、企业研发能力等这样的内生因素能够影响企业专利实施能力外,企业规模、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等外部因素同样应在我们用专利指标评估企业成长能力的考量范围之内。

讨论三、浅谈专利实施差异下的技术多样性

根据实证分析得到:专利文献质量层面下技术覆盖范围(TS)与Ⅱ型企业、Ⅲ型企业及Ⅳ型企业成长能力呈负相关,可通过减少Ⅱ型企业、Ⅲ型企业及Ⅳ型企业技术多样性,达到提升该三类企业成长能力的目的。其中,Ⅱ型企业、Ⅲ型企业及Ⅳ型企业技术覆盖范围潜变量系数分别为-4.503、-0.795以及-0.759,该结果表明技术覆盖范围对Ⅱ型企业的负向促进作用远大于其对Ⅲ型企业及Ⅳ型企业的作用,技术覆盖范围对Ⅲ型企业与其对Ⅳ型企业的作用相差不大。首先,上文已论证了专利实施能力的差距导致专利技术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不一,这为技术覆盖范围对Ⅱ型企业、Ⅲ型企业及Ⅳ型企业共计三类企业的成长能力具有负向促进作用,但对其促进程度不一致提供了依据。具体来说,相较于Ⅰ型企业,其他三类企业都与外部技术联系较为紧密,具体表现为高许可度、高留存度的Ⅱ型企业许可能力较强,转移能力较弱;高许可度、高转移度的Ⅲ型企业许可能力、专利转移能力都强于其他三类企业;高收敛度、高转移度的Ⅳ型企业专利许可能力较弱,专利转移能力较强。由此可看出,Ⅱ型企业主要的专利实施方式为对外许可专利,Ⅲ型企业主要的专利实施方式为既对外许可专利,也对外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Ⅳ型企业主要的专利实施方式为对外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换言之,技术覆盖范围对主要专利实施方式为对外许可专利的企业的影响更大,具体表现为负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减小该类企业专利技术覆盖范围来提升企业成长能力;对于其他具有不同专利实施方式的企业,由于这种促进程度不高,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其他方法如改变企业专利实施方式后,从专利技术覆盖范围着手制定相关策略达到提升企业成长能力的目的。

此外,技术覆盖范围与企业成长能力表现为负相关关系,换言之,增加专利技术宽度不利于企业成长能力的提高。已有研究证实较宽的专利技术覆盖范围能够为企业提供较宽的知识基础,企业的知识库得以增大,这为企业协调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将有利于企业进行知识组合创新。从这一角度出发,增加企业专利技术覆盖范围是有利于提高企业专利质量的。但是从市场角度考虑,较宽的技术覆盖范围增加了企业协调整合知识的创造成本,较宽的知识基础意味着更多的技术限制,这可能会降低知识的可靠性。并且本文已经证实了较宽的技术覆盖范围不利于企业成长能力的提高。但这并不代表专利的技术范围越窄,越不利于企业提升成长能力。我们在从专利实施角度讨论专利策略时,应当辩证地考虑技术覆盖范围这一专利指标。

讨论四、浅谈专利实施差异下的技术深度

实证结果证明专利技术价值层面下技术深度(TD)对Ⅲ型企业、Ⅳ型企业的企业成长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专利技术深度越深,企业成长能力越强。但同时,技术深度对Ⅳ型企业成长能力的促进作用远不如其对Ⅲ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我们已通过讨论得知高许可度、高转移度的Ⅲ型企业专利许可能力与专利转移能力都较强。该类企业专利许可数均值为3.706,专利转移数均值为17.412,其中以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实施许可表现最好,累积实施许可14项专利,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权申请权、专利权转移表现最好,累积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65项。而高收敛度、高转移度的Ⅳ型企业专利许可能力较弱,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移能力较强。其中,该类企业专利许可数均值为0.000,专利转移数均值为10.333,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权申请权、专利权转移表现最好,累积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29项。这显示出不管是专利许可能力,还是专利权申请权、专利权转移能力,Ⅲ型企业都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对于对外联系较为紧密的企业来说,提高其技术深度更有利于其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从专利策略上发挥专利组合的多样性。对于专利权申请权、专利权转移能力较强,但专利许可能力较弱的Ⅳ型企业来说,也可以提高其技术深度,从而提高其企业成长能力,但效果较为微弱。还可以从转变专利实施方式角度出发,积极对外许可专利,进而将Ⅳ型企业转变为Ⅲ型企业,通过改变专利技术深度策略达到提升企业成长能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专利技术深度本质上代表了企业的在同一行业中的技术地位。如果一个企业在本文所研究讨论的医药行业下,在国际专利分类划分下的A61K技术领域中所拥有的专利较少,则该企业应当考虑重新部署其研发战略。

总言之,根据上文分析可看出,除去专利文件数量层面下有效专利数(EPN)对Ⅲ型企业成长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以及专利技术价值层面下技术深度(TD)对Ⅲ型企业、Ⅳ型企业的企业成长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大部分专利指标与企业成长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在这里不排除是由于企业专利实施策略的差异而导致专利对企业成长能力的负向促进作用,呈现出与国外大多研究不一样的结果。更为主要的是我国专利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相关文章推荐

【专利专题】浅谈医药企业专利技术实施现状

【专利专题】专利实施视角下企业的专利特征概述

【专利专题】专利实施视角下对医药企业的专利策略研究

原创申明:本文系药智网原创稿件,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谢谢!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醒,以上的内容仅是参考,为了您的健康,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您的主治医生或指导药师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同时密切接受随访,以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您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专利评估,专利技术

分享到:
相关疾病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0706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18005611号-7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17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