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互联网药品交易证

国 A20140004

久久健康网 > 久久医药网 > 柳氮磺吡啶 > 说明书
  • 柳氮磺吡啶
  • 柳氮磺吡啶

柳氮磺吡啶 非处方 非医保

  • 药品名称:柳氮磺吡啶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543
  • 生产企业: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炎症性肠病,即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详情>>
  • 不良反应:血清磺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20~40ug/ml)与毒性...
  •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常用量:初剂量为一日2-3g,分3-4次口服,无明...
  • 相关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药品概述 网友评论 药店购买 说明书 作用与功效 怎么吃 副作用 相关文章 热门问答

详细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03543

  •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柳氮磺吡啶 化学名:5-[对-(2-吡啶胺磺酰基)苯]偶氮水杨酸分子式:C18H14N4O5S分子量:398.39)

  • 药品性状

    本品为肠溶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

  • 功能主治

    主要用于炎症性肠病,即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 规格型号

  •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常用量:初剂量为一日2-3g,分3-4次口服,无明显不适量,可渐增至一日4-6g,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一日1.5-2g。小儿初剂量为一日40-60mg/kg,分3—6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维持量一日30mg/kg,分3-4次口服。

  • 不良反应

    血清磺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20~40ug/ml)与毒性有关.浓度超过50ug/ml时具毒性,故应减少剂量.避免毒性反应。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孢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使用后易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4.高胆红素血症和

  • 禁忌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小儿禁用。

  • 注意事项

    1.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患者、血卟啉症、血小板、粒细胞减少、血紫质症、肠道或尿路阻塞患者应慎用。   2.应用磺胺药期间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亦可服碱化尿液的药物。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宜同服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防止此不良反应.治疗中至少每周检查尿常规2-3次,如发现结晶尿或血尿时给予碳酸氢钠及饮用大量水,直至结晶尿和血尿消失。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   3.对联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

  •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尿碱化药合用可增强磺胺药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 2.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磺胺被细菌摄取,对磺胺药的抑菌作用发生拮抗,因而两者不宜合用。 3.下列药物与磺胺药合用时,后者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毒性发生,因此当这些药物与磺胺药合用,或在应用磺胺药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此类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 4.骨髓抑制药与磺胺药合用时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有指征需两类药物合用时,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

  • 药物毒理

    本品为磺胺类抗菌药。属口服不易吸收的磺胺药,吸收部分在肠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与肠壁结缔组织络合后较长时间停留在肠壁组织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如减少大肠埃希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同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合成。因此,目前认为本品对炎症性肠病产生疗效的主要成分是5-氨基水杨酸。由本品分解产生的磺胺吡啶对肠道菌群显示微弱的抗菌作用。

  • 药物过量

  • 特殊人群用药

  • 贮藏

  • 包装

  • 有效期

  • 生产企业

    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是否处方药品

    非处方

  • 药品价格

    10.0-10.0

  • 药品说明书图

  • 治疗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药品类型

  • 药品特性

  • 批准日期

  • 是否中成药

    国药准字H20003543

  • 是否进口

    非进口

  • 是否医保

    非医保

  • 首字母拼音

推荐药品

相关文章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0706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18005611号-7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476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非经营性-2019-0004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17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